来源:金融时报
2020年中期已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即将披露的中期业绩报告较以往更受关注。
总体来看,银行业经营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与冲击,经营绩效或将出现下滑,盈利增长面临较大挑战。但疫情对银行业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伴随中国经济的稳步恢复发展,中国银行(3.740, 0.11, 3.03%)业也将继续保持稳健发展。伴随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远程教育、远程办公、网络购物等新产业(157.100, -4.65, -2.87%)、新业态的快速发展,银行业正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经营业绩将下滑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业内专家普遍认为,2020年银行业经营绩效将出现下滑,盈利增长面临较大挑战。
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冲击,其中对餐饮、影院、交通旅游、酒店住宿等服务性消费行业的冲击最为明显。受疫情防控影响,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通有所不畅。今年前两个月,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均出现下跌。
金融依赖于实体经济,疫情对实体经济造成的伤害必然会传导到金融行业。
“利息收入增长进一步放缓。净息差持续收窄,资产定价下行为主要因素。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带来的负债端成本下行渐入瓶颈,揽存压力更加显著,同时,在让利实体经济政策引导下,贷款定价整体下行,不利于银行稳定息差。” 交通银行(5.520, 0.17, 3.18%)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表示。
中国银行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显示:“2020年一季度,中国银行业实现净利润845亿美元,同比增长 5%,但ROA为0.98%,同比下降4个基点。总体来看,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全球银行业盈利能力面临较大挑战。”
但是,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是短期的,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化。在实施积极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之后,国内经济自2月下旬以来逐步恢复发展。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连续2个月正增长;服务业生产指数由上月同比下降4.5%转为同比增长1.0%。5月份多项经济指标持续改善,表明中国经济正稳步恢复发展。
国内经济加快恢复将对银行业业绩形成正向带动作用。
“零售贷款将逐步恢复稳健增长,尤其是普惠金融方面的个人性经营贷保持较快增速。公司类贷款方面,传统基建类贷款占比有所提升,此外,民营、小微企业领域的贷款保持较高增速。”武雯表示。
随着国内复工复产推进、休闲娱乐领域运行恢复正常,银行卡业务收入增长将逐步修复,结算清算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新型中间业务收入低基数下触底回升,未来非息收入对净利润增长的贡献也将逐步加大。
合理让利促良性循环
在努力提高经营效益的同时,今年银行业把更多努力用在支持抗疫保供、复工复产和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发展上,从创新服务、加大供给、降低成本等方面出实招用实力,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在宏观政策刺激下,银行业资产规模保持较快增长,全年超预期可能性较大,且贷款占比持续提升。” 武雯分析认为。
上半年,银行业运用3000亿元专项优惠再贷款、1.5万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6000亿元新增政策性银行贷款额度,优先支持疫情防控重点医用物品和生活物资生产企业以及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和服务业企业。央行数据显示,前5个月用于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0万多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万多亿元。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第十二届陆家嘴(12.680, 0.70, 5.84%)论坛上表示,展望下半年,货币政策还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预计将带动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近2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将超过30万亿元。
生息资产规模扩大虽然对银行盈利增长形成利好,但在合理让利实体经济的政策引导下,今年银行业净息差将收窄,并对息差收入产生挤压。
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上半年各家银行提高政治站位,通过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发放小微企业无担保信用贷款、减少收费等一系列措施,切实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2020年全年,金融系统将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银行业大力度让利企业,虽然短期将对银行盈利形成影响,但长期来看,必将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为银行业长期稳健发展奠定根本基础。
抓住“云经济”机遇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5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3%。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41%,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
伴随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创新,在线文娱、在线电商、远程办公、生鲜电商、在线教育等在线新经济业态和模式正在成为银行业新的发力点。
在上海,借助电商“叮咚买菜”供应链大数据,多家商业银行围绕其供应链提供精准服务。在上游,上海农商银行提供着供应链端的资金支持;在下游,宁波银行(29.630, 1.33, 4.70%)推出消费端的支付满减和低价购等活动。“我们深入研究分析了叮咚买菜、拼多多、小红书等的商业模式,通过与这些电商平台开展对接,寻找其商业场景下的金融需求,打通堵点、痛点,形成场景金融、开放银行合作。”上海农商银行行长顾建忠表示,今后银行和在线新经济企业的合作就是要通过三至五个场景打造,形成批量化的创新产品。
“疫情发生使全球消费支出大幅下滑,然而医疗保健和居家消费(网络娱乐、线上服务)却逆势增长达10%以上,产生配套的金融需求(如在线支付、信贷和理财等)。疫情中,线上对线下的替代性增强,线上渠道在银行拓展业务过程中的地位显著提升。”中国银行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指出。
面对在线经济在疫情发生以来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业内专家建议,商业银行应抓住“云经济”带来的机遇,加快推进自身转型发展,提升服务能力。
中国红利网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317 493 128@qq.com